鋼鐵全行業虧損,冶金行業低迷,制造業前景如何?鋼鐵、機械制造企業出路何在?針對上述問題,中國冶金裝備網獨家采訪了綠色制造規劃及優化運行技術研究專家張華女士。
張華,現任武漢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長、機械自動化學院副院長。多年來一直從事制造工程研究,對于綠色制造有著系統、深入的探索,多項技術研究成果已產業化,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張華接受采訪
請您重點介紹一下綠色制造規劃與優化運行技術?
張華:1995年,我們國家開始投入正式進行研究綠色制造課題,這一年國家投入了第一個863計劃,即綠色制造的系統模式研究。綠色制造指可持續制造和環境意識制造,也可以說是關于資源優化和環境友好現代制造模式。其目標是使產品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影響(負作用)最小,資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調優化。
經過近20年的研究,綠色制造目前已經形成一套基本的理論體系和技術方法,近十年中,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綠色制造過程的規劃和優化運行,即設計和規劃整個制造過程,針對過程進行優化和控制,實現環境友好。
張華回答記者的提問
綠色制造規劃與優化運行目前應用情況及發展前景?
張華:綠色制造應用目前以機械行業為主,近兩年已逐漸開始向鋼鐵、水泥、化工等高能耗行業延伸,單項技術的應用在十一五已取得一些成就,表現在機械制造行業方面,主要是干切削和高速切削等,這些技術在國內國際都得到了一些應用,另外在冶金行業方面,主要體現在節能減排方向上的應用,以達到能源的梯度利用,十二五國家將重點給予部分單項技術支持。
在目前冶金行業整體不景氣的環境下,綠色制造在制造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張華:目前冶金行業不景氣,但無論鋼鐵制造也好,機械制造也好,總還是有些企業在逆境中發展的不錯,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企業都會在綠色制造的技術方面有所建樹,通過綠色制造模式的實施,實現資源優化和環境友好。由此可見,綠色制造無論在現階段的困難時期還是今后的發展,都是制造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現階段大學、研究院、鋼鐵公司以及機械制造企業可以通過哪些有效合作,實現共贏?
張華: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目前國家也非常重視產、學、研以及政府之間合作,一方面大學借助企業使其學術研究產業化成為現實,另一方面企業憑借大學先進的科研技術,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以武漢科技大學為例,有比較多成功的例子,包括和武鋼、攀鋼等深層次的合作,學校在學術建設、人才培養、教授的課題研究方向上均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同時武鋼、攀鋼等借助學校的科研平臺,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實力,加強企業在國內外的競爭實力,同時通過合作許多科研項目在國家科研技術獎方面也取得的不小的成績。